金工实习总结(集合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工实习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金工实习总结1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必须独立操作,并辅以专题讲授,学生通过金工实习获得机械加工制造工艺等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树立热爱劳动、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该实习为一周,主要包括两个环节,认识实习和实践动手操作两部分,具体为对先到平顶山市金泉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实习,后在校内金工实验室开展了白铁皮钣金制作灰斗等实践操作。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实习过程写出金工实习报告。
在金泉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参观实习过程中,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熟悉了机械零件加工方法及车床、钻床、刨床等主要机械加工设备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工夹量具的使用要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实习的第一天由宋丰明、尹玉先老师做实习动员,给学生讲解了金工实习的意义;第二天,在金工实验室用白铁皮制作灰斗,宋丰明老师手拿一个样板灰斗,向学生讲解制做灰斗的过程,即先用钢尺量出灰斗的大概尺寸,再用铁皮剪从白铁皮卷上剪下一块大小合适的铁皮,然后用粉笔在铁皮上面画好尺寸线,将铁皮四周折出大概1厘米的包边,用包裹铁皮的木棒或橡胶锤,将包边砸平。再用铁皮剪将灰
斗的前边、后边裁剪出来,剩余的边角料做成灰斗提手,为了将包边做整齐,应将铁皮紧靠长方形钢制工作台的四边,用木棒或橡胶锤敲平,灰斗的后边用卡扣连接,或用铆钉固定;铁皮提手做好后,量出尺寸,裁剪后用铆钉固定到灰斗上。学生们每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做好后写上组号及制作者的姓名和学号。
第三天,做第二个实验焊接角钢管道支架,学生先用切割机截取2根30厘米长的角钢,然后把电焊机摆好,先由指导老师演示电焊机的焊接步骤及焊接时注意事项,再由学生将两根角钢垂直放置,将接头处固定好后,开始焊接,焊接待冷却后检查焊接质量,焊接不牢的重新焊接。第四天乘车到平顶山市金泉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实习。
虽然,此次实习内容不多,但还是可以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施展动手能力机会,定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当然,实习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切割、焊接等实验设备较少,部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足,以后我们金工实验室还要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争取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不断提高金工实习的水平。
金工实习总结2金工实习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对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学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选修课程,针对于我们安全工程系的学生来讲,了解机械的运动,工作基本原理,才能很好地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更好地分析,对安全的鉴别,安全评价更有指导好处。
短短的金工实习过程结束,这次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实践,让我真正体验了b.p.skinner的名言,“如果我们将我们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终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让我体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我真正体验到“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需躬行。”让我真正体会“我听到的我会忘掉,我看到的我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我每次实习结束后,都根据自我的状况去感悟,去反思,我实习的学得了什么呢
我不能保证我实习的每一个工种我都学会,但我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对我来讲,如果把我所没有实习过的任何一个工种给我,我会看说明书,查阅资料,能独立完成每种技能。清华大学的师傅们耐心地从原理给我们讲解每一个工种的基本原理,给我们讲解适用范围,然后给我们演示,让我们明白每一工种“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让我们理论到实际,在铸造实习期间,实习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简单,可是我有的看师傅演示后,自我操作是还是不会,师傅会给我耐心的提示,让我亲自领会要点,如果我会了,师傅会给我其他问题,让我开阔视野,在铸造期间,师傅讲解整模造型,让我们练习一会后,就给我们一个挖沙造型,让我们先做完的同学自我做,自我思考,之后师傅在给我们讲解挖沙造型,师傅们这种让我们思考的方式,让我体会了李开复教师所说的那句话,“我不敢保证你们在大学能学得任何技能,但我敢保证你们学完大学以后,将会自我思考,并掌握学习方法,无论你今后遇见什么新技能,新工艺,你都能游刃有余”。
在弧焊过程中,师傅让我们了解了弧焊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焊接的相关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我和保护他人,让我们练习几次,甚至几十次,这对于我们安全工程的学生来讲,无疑又极其重要。
在车工实习过程中,我没有注意内圆不规则,没有开车对刀,导致刀具损坏,师傅让我想一下,给我换了一把刀,没有批评我,只是提醒我下次留意,师傅的宽容让我体会清华师傅的宽恕人之心,在数控机床是,教师先给我们讲解原理,教我们编程,让我们自我按照图纸编程,让我学会了简单的编程,在冼工中,师傅让我实习了平面,此轮加工,一不留意,此轮加工坏了,师傅没有说:“没有关系,你们在实习,在学习,你闷在练习,就把它加工完”,在钳工实习,用那锉刀在工件上来回几百次,甚至上千次,让我体会到了我父母每一天在家劳动的辛苦。
这次实习,我学得不少金工实习的技能,我真正心得体会不是技能的掌握,技能的练习,而是师傅教给我的自学潜力,独自思考潜力,在此感激清华师傅们在短短的10此课程给我技能,培养我思考潜力,自学潜力。
金工实习总结3看似漫长却又短暂的金工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没有深入的探讨理论知识,但却在实际操作中学到了很多基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在这八天中,接触了数控加工、车床、激光、热处理、线切割、钳工、锻造、焊接、磨工等诸多工种,尽管有所差异,时间与要求亦不尽相同,但我认为其中的收获是相同的,也许这些收获甚至比工种本身教授的技能更加重要。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工艺正被逐渐淘汰,一是由于机器的精度在某些方面上好于人工,二是可以实现更加快速规模更大的生产,而且一切都可以使用电脑进行精确的控制。这是我第一个收获。在实习初始,就接触了数控车床,并使用Caxa系列软件进行作图、编程,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尽管亦有较多要求,但相对于接下来接触的手动车床来说,在工作量及速度、质量等方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说明仅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耐性有时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只有创新与简化劳动才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与方向。
尽管如此, ……此处隐藏22783个字……里的男生吧。我随口这么一说,她们三人竟同时反对。我还记得庆娃有这么一句说得特别好:“你维护的是你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尊严。”
当时,我躺在床上,心里闷闷的,想了好久。
我是很担心钳工,这东西要把四毫米厚的45#钢纯手工用锉刀磨成铁屑,多少人都说了,有些男生都会费力不浅,对女生而言,那更是难上加难。之前我们组搞车工——那玩意儿容易,一切的操作只需靠几个手柄和游标卡尺的读数即可,我中午便跑到琪琪那里去观摩钳工。
当时杭荣南已经早早到那间教室,我看到他那大幅度的挫削动作还有那几乎磨完的榔头头部,当时就震惊了:整个工具只有夹持架子和两把锉刀,剩下的全靠胳膊,还真是纯手工劳作啊……杭荣南边磨边吃力地说:“要用力磨!”我看了下我那直径略小的胳膊,咽了口唾液,说:“男生是‘用力’磨,那女生呢?是‘拼命用力’磨?”他就笑了。
车工的日子是真的不错。除过那车间的气味让人难受之外,一切都还不错。一个师傅带十个人,带我的师傅也不知领过多少批学生了,但对每一个学生都不吝惜给予他那种特有的笑容,他胖胖的,咧开嘴笑时,眼睛便会眯成一道缝,跟弥勒似的。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晓娇跟庆娃的师傅,同时也是我师傅的师傅,按辈分我得喊他师公……她们俩特别喜欢串班,一次跑过这边找我,便对我骄傲地说:“按辈分,你们得喊我俩师姑啦!”师傅便咧开嘴乐呵呵地笑了。
第一天下班后,由于我的车床恰好在一台立柜旁,师傅便拉我过去,说:“来,交给你一件事。以后每天下了班,就把工具收齐放在抽屉里,钥匙藏在垫子底下,钥匙上有几个豁豁,就对应的是几号抽屉……”说完,又加了一句:“等车工实习完,再给你加几分。”“还有加分?”“嘿嘿,有奖励的么”。
加不加分我不知道,从头到尾师傅连我的名字都没问过,我也不清楚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张,后面的那个字写得过于龙飞凤舞,我辨认了好久都没看出来。加之他所带学生的大部分榔头都是由他包办的,我注意到他从来就没停下来过,给这个做好又去给那个做,但是,师傅无疑每次都想帮我做点什么,就如那个榔头手柄的螺丝头,我什么话都没说呢,刚准备开车,师傅二话不说走过来帮我车好了,全过程不到5分钟,用卡尺一量恰好9。8毫米……
其实这件事反而让我有些遗憾,本身我是真的想自己做的,这样一来成了手柄几乎是师傅免费赠送的了……他还跟张皓迪说:“你是男生,要多帮着她点儿!”张皓迪说:“这……她老想自己做!根本不让我动……”“哈?不可能吧!”师傅笑了。
我掰着指头一数:外层的黑的是我自己褪的;螺丝头是师傅打的;花是师傅压的;锥面是师傅车的;打磨倒是自己磨的可中途张皓迪还帮了我很大的忙……好吧,基本上没有我自己做的地方,就算是打磨,我手腕还酸得不得了。到处理尾部时,师傅又笑眯眯地对我说:“尾部我给你弄吧!”我把榔头柄藏在身后,摇头笑道:“不要!我要自己弄。”
张皓迪占了那个车床打磨,我没办法,只能等苗苗和苟彤的那个机子。苟彤不在,托苗苗帮他车,我看着着急,于是给苟彤车尾部,没想到45度刀车出来效果惨得惊人……我看着那个凸出来的像领子一样的部分,看着苗苗惊骇的目光,竟然一点内疚感都没有,看着那个手柄哈哈大笑,是被自己逗的,也包含了许多无奈的意思。我抬头一看,刚好目光与正闲得无聊“师公”对接,“师公”就有些跑过来,说:“没坏没坏!”然后便拿到一架空机床上,有些得意地说:“看师傅的师傅怎么修~”于是便乐颠颠地换刀、切割,竟然将尾部修成了圆球形!苗苗吁了一口气,说:“苟彤因祸得福……”其实让师公露这一手也不容易了,晓娇他们班的榔头尾部全部都是“师公”车的,但全部是省事儿的圆柱体。
我本来想试试圆球状尾部,后来一想,自己没那技术还是算了吧免得弄巧成拙,于是自己车了个圆柱形的就算结束。打磨时间比较少,结尾比较粗糙,我郁闷了好一会儿。此时,这已经是最后一天车工,我们打扫完卫生,师傅对我说:“本来想给你做一个圆的,好看,结果你还不要……”我说:“圆球的在市场上是能买到的,要自己做才有价值!”师傅微笑着点点头,略微有些惊奇地看着我。
我承认我想法总是跟别人不大一样。
车工这四天我的确很幸福,主要是师傅真的很好,让人能体会到一种温暖。数控就是简版CAD,我最后删线删错了结果紫金花变得很胖……特种加工也就是了解到了计算机程序是有多强大,两个老师都挺有趣的,前面那个老师貌似是个车迷,什么事情都拿汽车对比,好像还说了“奥拓的外壳,奥迪的发动机”。这话让我想起了张学锋老师的“你奥拓的外表下有一颗奥迪的心……”后面那个老师则是拼命抑制自己的陕西话往外冒,反而显得更喜感,他态度很和善,不停地问我们抄袭实习报告时有没有记?想也没人记,然后他就一条条解释这些代码是啥意思,我们基本没人听因为听了也听不懂,其精力主要集中在那全自动的车床切割小葫芦上……
钳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昨日那一下午纯粹就在干一种古人一位老太太干过的事儿——“铁杵磨成针”。不过,好在老师还说了一句技巧,这话我记得特别清晰,也一直在用:左手的劲儿由小到大,右手的劲儿由大到小。
磨的时候真的能体会到什么叫艰辛。我之前既然说了,那我就绝对不会求助于男生帮我磨一下,尽管我的胳膊几乎是班里最细的。那手套带着却并不觉得防滑,于是得拿右手手掌抵住锉刀底部拼命往前推,左手则是压住锉刀的头部力气由小到大往前推。最后,最疼的两个部位就是那两只手的那两个接触点。磨完之后,我手颤抖得没法控制,手套上全是汗,一时间竟然摘不下来,脱下来后,那两个部位明显红肿着,好在没有磨出泡,恢复得也算快,昨天回去后,是握不了手机拿不住笔,写字儿手软软地颤抖着,现在则只是胳膊酸痛得抬不过肩罢了。
有好几次都想让男生帮一把,甚至有些绝望,因为自己废了那么大的力气,却只能磨下来这么一点点,男生却都快磨完了,我的手颤抖得几乎握不住锉刀,那不是疼,而是根本就因为过度的疲惫而麻木了,仅仅是机械地一前一后运作,有时我实在推不动了,甚至会用身子帮着把手往前顶……但是我什么都没说。这件事让我对马克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工人活得那么辛苦,当时肯定没有特种加工帮你自动切割小葫芦,就给发那点工资,不造反才怪……
我自然比男生晚磨完20到30分钟,甚至,他们已经用小锉刀精加工(也就是打磨)了好久了,但我很自豪了,因为我是自食其力的,而且,我毕竟是个女生,一下午挫完加上打磨完,不错了。不过,我也绝对不敢掉以轻心,要是下周用锯条锯坏,恐怕我会发疯的……
以前我用过砂纸啊锉刀啊锯子啊,小时候最喜欢玩儿这个,捡一块废弃的木头,自己用锯条和砂纸加工成四四方方的一块,或是惊堂木,或是一个大大的印章——古装剧中县令常用的。我切歪过不止一次,惊堂木最后还是我三大爷帮我做好的。那个印章,虽然歪了,我却还是认认真真用砂纸打磨得无比光滑,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然后刻上自己的大名,那时没有打印机,只能自己手写然后雕刻,弄得无比难看,但是我坚持刻完了,还试印了一番,很是自豪。
本以为早已失去了那时自己动手制作木制小玩意儿的兴趣以及快乐,不想现在,我玩起钢铁来,一样痛并快乐着,这便是理工科的魅力。
文档为doc格式